第二期『新晨访谈记』&山西志芩本草-李俊
点击蓝字

关注我们

山西志芩本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总经理 李 俊
山西绛县人,1985年09月出生,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。
134-5339-9321

山西志芩本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 2018 年 12 月 13 日成立以来,在中药材产业领域持续深耕,逐步构建起种植、收购、加工、销售、仓储一体化的产业体系。公司坐落于绛县横水镇横南村(原煤建公司),地理条件优越,为业务开展提供了坚实基础。
数据驱动务实风
在硬件设施方面,初加工场地占地 5000 余平方米,其中 2000 平方米晾晒场能满足大量药材晾晒需求。配备了先进的加工设备及烘干设备,可实现高效生产。仓库面积约 2000 平方米,依据严格的仓储标准,实现了对多种药材的妥善存储。
深
耕
通过 “公司 + 基地 + 农户” 模式,公司已成功带动连翘、地黄、黄芩等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发展。截至目前,合作农户数量达到 [200] 余户,种植面积累计达 [近千] 亩,有效保障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。从成本控制来看,该模式帮助公司降低了约 [10]% 的上游采购成本,让公司能够更具竞争力地应对下游市场。
公司始终坚守 “做良心药、绿色药、健康药” 的宗旨,以真实的数据和扎实的业务能力,为广大客户及制药企业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,持续推动中药材产业稳健前行。
“
志芩本草
三大产品趣文
”
连 翘
岐伯遇险得连翘,妙药传奇始流传
五千年前,在河南新密市的岐伯山上,草药的芬芳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之中。岐伯,这位伟大的医者,每日穿梭于山林间,专注地采药、种药,探寻着自然草药的奥秘,只为能救治更多的百姓。他的孙女连翘,活泼聪慧又善良,总是紧紧跟随着岐伯,帮着递采药工具,眼睛里满是对爷爷的崇拜与对草药知识的好奇。
这一日,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,形成一片片光斑。岐伯如往常一样,在自品自验一种新发现的药物,希望能为医药库增添新的良方。然而,意外突生,他不幸中毒,瞬间口吐白沫,整个人神昏脑胀,双目直直地瞪着,不省人事。在昏迷中,他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,那就是解毒,于是嘴里不停地呼喊着:“连翘、连翘……” 声音微弱却充满急切。
连翘在一旁目睹爷爷中毒,整个人吓得脸色苍白,泪水在眼眶里打转。她虽年纪尚小,还未完全掌握医术,面对这危急状况没有抢救的办法,但她无论如何也不忍心看着爷爷就此离去。慌乱中,她的目光扫到了身边一丛嫩绿的叶子,脑海里闪过一丝念头,来不及多想,便顺手捋了一大把,在手中用力揉碎后,小心翼翼地塞进爷爷的嘴里。
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,每一秒都如此漫长。过了片刻,奇迹发生了,岐伯缓缓地苏醒过来,虚弱地将嚼碎的绿叶咽下肚里。两刻钟之后,他的面色渐渐恢复正常,舌头也不再麻木僵硬,能正常言语。
此后,岐伯深知这绿叶有着神奇的功效,便开始多次试验。他发现这绿叶清热解毒的作用极佳,能有效缓解多种热毒病症。于是,他郑重地将这绿叶记入他的中药名录,并取名为 “连翘”,以此纪念孙女在关键时刻的果敢之举,也将这份救命的草药知识流传于世。在他居住的大臣沟里,岐伯特意栽种了许多连翘,让这份生机与希望在这里生根发芽。
连
翘
地 黄
地黄传奇:济世仙草的前世今生
很久很久以前,中原大地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灾。烈日高悬,炙烤着大地,土地干裂出一道道狰狞的口子,庄稼颗粒无收。百姓们流离失所,啼饥号寒,疾病也在这艰难时刻肆虐横行,许多人在病痛与饥饿的双重折磨下,生命岌岌可危。
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,有位名叫青岩的年轻郎中。他自幼跟随师父学医,心怀悲悯,立志救死扶伤。望着村里被病痛纠缠的乡亲,青岩心急如焚,决定冒险前往村外那片神秘莫测的深山,寻找能治病救灾的草药。
青岩背着药篓,手持木棍,踏入了深山老林。山中荆棘丛生,怪石嶙峋,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。但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:找到良药,拯救乡亲。在密林中穿梭时,青岩忽然听到一阵微弱的呻吟声。他循声而去,发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倒在地上,面色苍白,气息奄奄。
青岩赶忙上前,为老者把脉诊断,随后从药篓里取出仅有的一点草药,喂老者服下。过了许久,老者缓缓睁开眼睛,感激地看着青岩:“年轻人,多谢你救我。这山中危险重重,你为何孤身前来?” 青岩将村里的惨状如实相告,老者听后,长叹一声:“难得你有这等仁心。我这里有一种草药的线索,或许能解你乡亲们的病痛。此药生长在阴暗潮湿之地,根块粗壮,表皮粗糙,呈黄白色。它性寒凉,可清热凉血、滋阴生津。” 说罢,老者从怀中掏出一片叶子,递给青岩,“这便是那草药的叶子,你可依此寻找。”
青岩接过叶子,仔细端详,牢记心中,又询问了草药的其他特征,便向老者拜谢,继续深入山林。他在山林中四处寻觅,不放过任何一个阴暗潮湿的角落。终于,在一处山壁的背阴处,青岩发现了一片长得和老者给的叶子一样的植物。他小心翼翼地挖开泥土,只见下面是一条条粗壮的根块,与老者描述的一模一样。青岩欣喜若狂,他想起老者的叮嘱,知道这便是能救乡亲们的草药,心中满是希望。
青岩采了满满一药篓草药,匆忙赶回村子。他顾不上一路的疲惫,立刻按照所学,将草药洗净、晾干、切片,分发给患病的乡亲们。然而,许多乡亲服下草药后,病情并未立刻好转,还出现了一些不适症状。村里开始有人议论纷纷,对青岩的药产生了怀疑。甚至有人说:“这药莫不是有毒,咱们可别被害死了。” 青岩面对质疑,内心十分煎熬,他不明白为何这药没有起到老者所说的效果。
就在青岩陷入困境之时,一位云游四方的老郎中路过村子。他听闻此事后,主动找到青岩,查看了他采回的草药和给乡亲们开的药方。老郎中沉思片刻后说:“此药确实是一味良药,名叫地黄。但你直接用鲜药,药性太过寒凉,且有些杂质未除,难怪乡亲们服用后效果不佳。需将其晒干炮制,去除杂质,缓和药性,才能发挥它真正的功效。” 青岩听后,恍然大悟,赶忙按照老郎中的指点,重新炮制草药。
这次,乡亲们服下经过炮制的地黄后,病情逐渐有了起色。发热的人体温慢慢降了下来,口渴的症状也减轻了,身体开始恢复力气。看到乡亲们的病情好转,青岩满心欢喜。他想起这一路走来的艰难,感慨万千,不由得吟诗一首:“大旱肆虐民受苦,深山探寻草药路。地黄虽好需炮制,救得苍生展新途 。”
随着时间的推移,地黄的药用价值在民间口口相传。人们发现,经过晒干的地黄,也就是生地,不仅能治疗热病伤阴、舌绛烦渴等病症,对于一些因阴虚导致的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。此后,每到疫病流行或遇到燥热病症,人们总会想起生地这味良药。许多文人墨客也听闻了生地的神奇,为它写下诗篇。有诗赞曰:“落地为草柔弱苗,春风拂过叶轻摇。性寒味甘能清热,地黄之功世间晓 。”
地
黄
黄 芩
黄芩问世:黄衣老者指引,阿福寻药救民
在那个宁静的小村,病魔毫无征兆地降临。阿福眼睁睁看着乡亲们,尤其是自己的父母,被怪病折磨得不成人形,心中焦急如焚。他无法坐视不管,毅然决然背上破旧行囊,踏上了进山寻药的艰难之路。
山间小径崎岖蜿蜒,荆棘横生,阿福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。尖利的荆棘毫不留情地划破他的衣衫,一道道血痕布满他的双臂与小腿,汗水混合着血水,浸湿了他的衣裳。干粮很快见底,饥饿感如影随形,身体也因连日奔波疲惫不堪,脚步愈发沉重。但一想到家中被病痛纠缠的亲人,他眼中便燃起坚定的光芒,寻药的信念如磐石般坚定不移。
一日,阿福来到一处陡峭山壁下,身心俱疲的他靠着山壁坐下,不知不觉昏睡过去。恍惚间,一位身着明黄色衣衫的老者飘然而至。老者面容慈祥,目光温和,手中捧着一把叶片黄绿的草药。老者递过草药,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后生,此药可救你乡亲,记住,它生长在干燥向阳的山坡。” 阿福刚要开口询问,老者却已消失不见。阿福猛地惊醒,惊喜地发现手中真真切切握着那把草药,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,散发着清幽的香气。
阿福顾不上疲惫,一路狂奔回村,径直找到郎中,将草药和梦中经历一五一十地告知。郎中虽心存疑虑,但看着阿福恳切的眼神,还是依照他的描述,将草药煎成药汤分发给村民。奇迹发生了,服用药汤后,村民们高热逐渐退去,咳嗽明显减轻,红疹也开始慢慢消退,苍白的脸上渐渐有了血色。
为让这救命草药能长久救治更多人,阿福稍作休整,再次踏入山林。这次,他格外留意草药的生长环境,只见那草药多生于向阳干燥之处,叶片两两相对,边缘带着细密的锯齿,顶端还绽放着淡紫色的小花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奇迹。阿福采回大量草药,村民们齐心协力,在村子周边开辟土地,悉心培育。
村里的老学究听闻此事,仔细端详着那草药,沉思良久后说道:“此药乃梦中黄衣老者所授,功效神奇,且其根色黄,与老者衣衫相近,依我看,就叫‘黄芩’吧。” 众人纷纷称是。
自那以后,黄芩成为常用中药材,其清热解毒、燥湿泻火的功效在中医领域被广泛应用。
黄
芩


